高校星火馆 | 保定市第十七中学子走进河北农业大学星火馆

本文发布于:2025-11-07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星火馆

2025年10月24日,保定市第十七中学的师生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200余名师生两个小分队,分别走进河北农业大学东校区和西校区的“高校星火馆”科普基地,沿着精心设计的研学路线,零距离感受土木水利与农业科技的无穷魅力。这场以“探寻工程奥秘,触摸科技农业”为主题的活动,不仅为中学生打开了科学探索的大门,也是河北农业大学作为省级科普基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生动实践。

探寻土木水利工程的科技密码

东校区小分队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同学们首先抵达结构大厅。任小强老师为大家系统介绍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并结合实验设施,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建筑结构的力学原理与安全知识,使同学们对“土木工程”有了直观而深刻的第一印象。

随后,队伍有序进入材料力学实验室,李红梅老师通过生动的演示,揭示了材料在受力时的奇妙变化。

在水质工程学实验室,张艺钟老师为同学们揭开了“城市水循环”的神秘面纱,阐述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在保障水质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关键作用。

带着对“水”的初步认识,同学们乘电梯到达四楼的水工实验室。张志宇老师结合大型梯级水利枢纽电站模型,为大家展示了如何将水能转化为清洁电能。

在水力机械与节水设备实验室,夏辉老师系统讲解了现代科技如何服务于高效节水灌溉与粮食安全生产,展现了水利科技与国计民生的紧密联系。

探索的最后一站是位于六楼的城乡规划专业实验室。在王崇宇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建筑光学实验室、建筑构造实验室和传统建筑保护实验室。精美的建筑模型与规划图纸,将抽象的设计理念化为可感知的立体空间,让大家理解了如何通过科学规划创造宜居、美观的人居环境。

整个参观过程,十七中的同学们表现出浓厚的求知欲。他们专心听讲、认真记录、踊跃提问,在每一个实验室都留下了思考与探索的足迹。

穿越千年农耕,触摸科技农业

与此同时,西校区小分队的同学们前往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开展以“穿越千年农耕,触摸科技农业”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当同学们登上前往农业大学的大巴车时,内心满是憧憬与期待。

活动首站,同学们踏入保定市昆虫学科普基地,在昆虫标本展示区,色彩斑斓的凤蝶、威风凛凛的彩虹锹甲等珍奇标本引得大家连连惊叹。昆虫学范凡教授的专业讲解,更为这些静默的精灵注入了生命的故事,让大家深刻领略到昆虫世界的奇妙与壮丽。

随后进入互动环节,当昆虫爬过手心,一场与自然的零距离对话正式开始。同学们小心翼翼触摸活体昆虫,在老师的指导下感受生命的温度。在次次互动中,大家深刻体验到自然的纯粹与美好,不仅增长了昆虫学知识,更培养了敬畏生命、热爱科学的情感。

随后同学们走进了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扑面而来的是严谨又鲜活的科研气息。每一台仪器、每一份样本,都承载着让“粮袋子”更稳、“菜篮子”更丰的期待,见证着科技为农业注入的澎湃动能。

此次河北农业大学星火馆研学之旅,通过双线并行的探索模式,让十七中的同学们全方位体验了科技与自然的交融。东校区线路聚焦土木水利工程,展现了现代城市建设的科技支撑;西校区线路深入农业科技,诠释了农耕文明与创新密码的结合。活动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科学兴趣与专业向往,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敬畏食物、珍惜资源、热爱祖国的种子。下一步,河北农业大学将继续发挥高校科普基地的示范作用,为青少年搭建更多科技探索平台,助力科学素养提升,为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文章主题词: 高校星火馆 保定市第十七中 河北农业大学星火馆
(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