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百廿峥嵘,承先贤精神薪火;探微观万象,解生命科学玄机。7月23日,2025年河北省高校科学营河北农业大学分营第三日全纪实,现在开启!
太行山道路暨校史展览馆
营员们沿时间轴线追溯河北农业大学1902年建校至今的发展历程,了解“崇德、务实、求是”校训的当代实践。通过参观建校初期农具标本、太行山综合治理沙盘等,具象化理解“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太行山道路”精神内涵,感悟农大人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传承。

“德润农大”道德实践馆
在展馆中,营员们通过参观科研笔记原件、助农事迹交互地图等,深入了解“人民楷模”李保国教授35年扎根太行山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做在生产实践中的奋斗历程,以及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技术如何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使荒山变绿岭。


昆虫科普展
展览通过丰富的昆虫标本和科普展板,直观呈现昆虫多样性。宋萍老师现场展示标本,详细讲解不同昆虫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这场展览为营员们打开了昆虫王国的大门,普及了昆虫学知识,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全省唯一的农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重要的农业科研基地,这里汇聚了先进的科研设施和设备。营员们近距离了解了精密仪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作物改良研究中的应用,老师的讲解,不仅传授了科技知识,更生动传递了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这次探访让营员们直观感受到农业科技前沿,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对国家农业发展的责任感。

STEM互动体验——植物的微观世界
在植物学实验室,营员们通过观察植物结构,亲手制作植物切片,解析植物的历程,并探讨其在生活与生产中的重要性。 此次体验让他们跨越了宏观与微观的界限,既深化了对植物生命历程的理解,也点燃了对生命科学的热爱。


STEM互动体验——走进昆虫世界
昆虫专题课程为营员们系统介绍了昆虫的起源、演化历程,并科学分析了昆虫与人类的复杂关系(如传粉、生物防治、病虫害等)。课程揭示了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地位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深远影响,深化了营员们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

农博奇遇记
河北农业大学农业博物馆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河北省中小学劳动与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保定市特色科技馆、保定市示范性劳动与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在这里,河北农业大学的志愿者们化身讲解员,带领营员畅游农业博物馆,探索现代科技与农业奥秘,感受乡村振兴风貌;大家还动手制作纪念相框,留下这份专属的农业博物馆记忆。



天文科普课堂——永恒之夜
天文兴趣课带领营员观察昼夜更替、潮汐锁定等常见天文现象,并通过引力透镜效应揭示宇宙的浩瀚尺度与引力塑造时空的奥秘。课堂涵盖基础天文现象认知、宇宙空间结构探讨及引力核心原理学习,帮助营员们建立对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认知基础,并深刻感受人类不懈探索太空的科学精神,从而激发营员们对天文与物理学的持久兴趣。

营员感悟
秦皇岛市第一中学王一为:上午走进李保国纪念馆,泛黄的日记、磨旧的农具,诉说着一位科学家扎根太行的坚守。他用科技让荒山披绿、农民增收,让我懂得科学的价值不在纸面公式,而在改变世界的力量,这份执着深深触动了我。

秦皇岛市实验中学杨博涵:亲手操作的生物实验,将理论知识落到了实处。从制作临时装片到在显微镜下找到清晰的细胞结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细心与耐心。当看到那些排列整齐的细胞、清晰的细胞壁和细胞核时,一种探索微观世界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个过程不仅让我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更让我体会到科学研究中“于细微处见真章”的乐趣。

邯郸市第一中学李文星:宋老师绘声绘色、妙趣横生的昆虫科普课程,让我们认识了害虫和益虫,了解了桃小食心虫的狡黠,感受到了七星瓢虫的两面三刀,惊叹于大闪蓝蝶的辉耀,忧心蝗灾的肆虐,我们也跟宋老师积极交流,提出想法,宋老师也耐心一一解读。

2025年河北省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河北农业大学分营第三日全纪实,到这里就结束了~让我们一起期待第四日的精彩活动吧!
文章主题词:
2025年
河北省
青少年
高校科学营
河北农业大学分营
第三日
精彩回顾
(作者:)